郵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本地>正文

央視新聞聚焦寶雞丨一張搟面皮竟有62項專利 農民腰包鼓了之后還有兩個百億目標

發布日期:2024-01-22 13:41:49 閱讀量:2743

搟面皮是陜西寶雞的地方小吃,去年的銷售額突破55億元。隨著春節臨近,搟面皮銷售火爆,每天的出貨量高達100萬份。小小搟面皮,靠什么支撐起這么大的產能?背后蘊藏著怎樣的秘密?

藏在搟面皮里的62項專利!

這幾天,在位于陜西寶雞金臺區的搟面皮產業聚集區,一輛輛物流車正在面皮廠外排隊裝車。眼下,這里剛剛完成了發往美國的3萬份搟面皮訂單。

記者走進正在趕訂單的搟面皮企業,看到生產線上一派繁忙。一張張筋道透亮的搟面皮在智能化生產線上生產出來,平均每分鐘就有200多份搟面皮下線。

讓記者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張小小的搟面皮,竟然有62項專利技術。從面皮制備、洗面沉淀、熟化成型到發酵口味等,這些專利涵蓋面皮的整個工業化生產流程。這家企業的負責人給記者介紹了其中一項核心專利技術——搟面皮熟化技術。

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孫煊:靠手工滿足不了現在的消費需要,最主要是產能保障不了?,F在搟面皮由生變熟依靠這個專利技術來實現,搟面皮的產能翻番,每分鐘一臺單機達到60公斤的產能。

專利技術解決了產能問題,但工業化生產能否保留傳統味道?搟面皮的口感如何保證?企業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決定搟面皮口感的核心環節就是發酵。過去傳統的面漿發酵主要憑經驗,發酵時間和火候都不穩定。如今,他們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將食品工程和生物技術理念相結合,創新推出發酵專利技術,還原工藝,保留口感。

記者:和過去相比,這個專利的創新點在哪?

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總監 孫燕博:創新點是可以控制發酵時間、發酵溫度。我們要求8個小時發酵好,這是通過設備工藝測算出來的最佳發酵時間。通過我們這個發酵的專利技術,保證了搟面皮的口味正宗地道,保證大家能吃到兒時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全產業鏈帶動!

小小搟面皮鼓起農民腰包

搟面皮是用小麥做成的,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從小麥種植到收獲、加工,搟面皮形成了全產業鏈,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

總臺央視記者 施韶宇: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寶雞市金臺區,旁邊就是搟面皮企業的小麥種植基地。這個小麥從品種選擇到田間管理再到最后收獲,都是按照搟面皮企業的標準來進行操作。

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農民種植的是優質強筋小麥,市區的農技人員在小麥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等重要環節進行把關指導,確保小麥品質達到企業要求。同時,企業以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收購小麥。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光明村集體經濟負責人 張海濤:我們村現在有700多畝土地,為搟面皮企業提供優質原材料。每畝收入提高到2000元,讓老百姓切實得到實惠。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謙風學:面皮企業通過小麥種植基地可以使我們金臺區一萬多戶群眾實現增收。從今年開始,我們把金臺區所有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把高標準農田里生產的優質小麥全部供給面皮產業。

不僅靠提供小麥原料直接增收,在搟面皮產業園周邊各個村子里,村民在搟面皮企業打工,又獲得一份收入。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蟠龍鎮曉光村村民 趙小英:我在這個廠打工,一個月工資3000塊錢。

吃搟面皮,還需要油、辣椒、醋等佐料,這些需求又帶動了相關產業,增加了農民收入。如今,從原材料種植、生產加工,到耗材包裝、物流運輸,整個寶雞搟面皮產業鏈的從業人員已超過10萬人。

為把寶雞搟面皮從“地方小吃”打造成鄉村振興特色支柱產業,寶雞市制定《搟面皮品牌建設實施方案》,發布搟面皮制作工藝流程標準,申報注冊寶雞搟面皮地理標志產品,推動小面皮向大產業邁進。

陜西省寶雞市發展改革委糧食產業發展和安全倉儲科科長 李峰:預計到2025年,實現搟面皮直接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相關上下游行業產值也達到100億元,實現雙百億的目標。(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李雪彤

久久综合亚洲色社区,图片区电影区激情区小说区,91无码人妻精品,亚洲精品国产偷五月天丁香